洛陽市烈士陵園始建于1955年,地處老城區(qū)狀元紅路1號,占地116.25畝。園內安葬有不同革命時期的烈士811位。主要職責是褒揚先烈,教育后人;烈士紀念設施建設維護與環(huán)境美化;烈士骨灰保存;烈士遺物和革命史料陳列,革命史料搜集編寫;烈士紀念活動組織。園內主要烈士紀念設施有:洛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、烈士墓區(qū)(一區(qū),二區(qū),三區(qū))、革命烈士紀念碑、紀念碑副碑(烈士英名錄墻)、烈士骨灰堂等,是集教育、瞻仰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。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全國百家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; 2002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“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”; 2004年被共青團洛陽市委員會授予“優(yōu)秀青少年維權崗”,被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授予“洛陽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”;2009年3月被國家民政部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;2017年7月被中共洛陽市委黨史研究辦公室命名為第一批“洛陽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”;2019年9月被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辦公室命名為“河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”;2020年6月被河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第一批“全省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”。
烈士陵園依托碑、墓、館、墻等多種載體開展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工作,愛國主義宣教形式豐富多樣,“請進來”與“走出去”相結合持續(xù)開展“緬懷先烈,傳承精神”紅色宣講,年接待受教育單位、學校、團體10萬余人次。
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將9月30日設立為國家法定烈士紀念日,以“緬懷先烈、牢記使命、傳承精神、砥礪前行”為主題的紀念活動日益增多,突出了國家褒揚烈士的主題,豐富了國慶內涵,有助于全體國民更好地表達愛國情感、增強國家意識、激發(fā)奮斗動力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洛陽市烈士陵園配合每年9月30日洛陽市委五大班子和社會各界代表舉行的烈士公祭活動。以此倡導社會各界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通過紀念烈士,學習烈士事跡,繼承先烈遺志,激發(fā)愛國熱情,凝聚奮進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