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位于廣東省東北部,與閩、贛交界,因盛產(chǎn)梅花而得名。轄梅江區(qū)、梅縣、大埔縣、豐順縣、五華縣、平遠縣、蕉嶺縣和興寧市(縣級)。全市總面積1.58萬平方公里,除豐順有2000多人屬畬族外,皆為漢族客家人,是全國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。梅州屬南嶺丘陵山地,地勢北高南低,主要有鳳凰、項山、陰那山3條山脈,其中陰那山脈被稱為粵東脊梁,最高峰銅鼓嶂,海拔1560米,為粵東第一高峰。大小盆地較多,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,其中最大的為興寧盆地,面積約302平方公里。全市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條,主要有梅江、汀江、韓江。梅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冬短夏長,年平均氣溫大約為21℃,日照時間長,雨量充沛,極適宜發(fā)展生態(tài)農(nóng)業(yè)和多種商品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基地。
梅州歷史悠久。秦漢時客家人的祖先逐漸由中原南遷,定居嶺南,故有“客家”之稱,屬南海郡,南漢置敬州,宋開寶四年(公元971年)始稱梅州,元代設梅州路,明屬潮州府,清雍正十一年改置直隸嘉應州。民國時先后屬潮循道、第六行政督察區(qū)。新中國成立后,1949年設興梅專區(qū),1965年設梅縣專區(qū),1970年改稱梅縣地區(qū),1988年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撤銷梅縣地區(qū)設立梅州市,市府駐梅江區(qū)。梅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文化教育歷來比較發(fā)達,足球運動普及城鄉(xiāng),旅居海外僑胞有290多萬人,分布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是聞名遐邇的\"文化之鄉(xiāng)、華僑之鄉(xiāng)、足球之鄉(xiāng)\"。梅州歷史上曾涌現(xiàn)不少享譽中外的文化名人,如黃遵憲、丘逢甲、羅香林、林鳳眠等;也有海內(nèi)外客籍地區(qū)廣為流傳、喜聞樂道的傳奇式人物,如宋湘、葉璧華、李惠堂等。1964年郭沫若曾賦詩稱贊梅州\"文物由來第一流\"。
梅州市旅游資源豐富,有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剎靈光寺、歷經(jīng)千年的大覺寺、梅縣松口元魁塔、五華雄獅古塔等人文古跡;有陰那山五指峰、蕉嶺長潭一線天、大埔豐溪林場自然保護區(qū)、平遠南臺山、五指石、五華益塘水庫、豐順揭?guī)X飛瀑、興寧合水湖山、神光山等風光名勝;有雁南飛茶田旅游度假村、雁鳴湖旅游度假中心、豐順龍鯨河漂流、湯坑溫泉、五華熱礦泥山莊以及中國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圍龍屋等特色景點;有-元帥、黃遵憲、丘逢甲等名人故居;還有獨特的客家民俗風情、文化藝術(shù),別具一格的風味飲食等。
梅州扼守粵、閩、贛三省之要沖,是沿海與內(nèi)地聯(lián)系的橋梁和過渡地帶,是205和206國道、廣梅汕鐵路和梅坎鐵路(梅州一福建坎市)的交匯地。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山區(qū)市前列。航空可直通廣州、香港。梅江、韓江水運直達潮州、汕頭。全市初步形成了公路、鐵路、航空、水運相結(jié)合的立體交通網(wǎng)。
梅州礦產(chǎn)資源主要有煤、鐵、銅、錳、稀土、瓷土、石灰石、大理石、花崗巖等48個礦種,其中錳礦儲量居全省第一位,石灰石、鐵礦儲量居全省第四位,煤的儲量占全省的1/3。水力資源豐富,溫泉、優(yōu)質(zhì)飲用礦泉水儲量大、開發(fā)利用價值高。梅州是全國最大的金柚生產(chǎn)基地,也是著名的“單叢茶之鄉(xiāng)”。
- 梅州市介紹
網(wǎng)站標簽:梅州市簡介,梅州市行政區(qū)劃,梅州市地圖
相關(guān)推薦
-
長春社區(qū)
長春社區(qū):位于昌平路延平路交口。...
-
模式口南里社區(qū)
模式口南里社區(qū) 社區(qū)簡介:模式口南里居委會,地處模式口中部,共管轄21棟樓房,7棟高塔,14棟平樓,總共1668戶,總?cè)藬?shù)4868人,東靠中里社區(qū)居委會,南靠金...
-
觀巷社區(qū)
觀巷社區(qū)簡介 觀巷社區(qū)成立于1995年,于2002年改制為觀巷社區(qū)居委會。社區(qū)地處市內(nèi)繁華地段,所轄區(qū)域東至市二院東圍墻,西至觀巷街,南至新市西街,北至東大...
-
清河鎮(zhèn)
清河鎮(zhèn)位于通遼市科爾沁區(qū)南部,距市區(qū)3公里,有40萬人口,F(xiàn)有土地面積33.4萬畝,其中耕地面積13.7萬畝、草牧場20000畝,沙沱地9500余畝,有林面積38000畝!...
-
江心洲街道
江心洲街道位于與南京市河西新區(qū)規(guī)劃圈內(nèi),仰臥于長江之中,景美民淳。全街道15平方公里,3800戶,12000人。轄3個村委會,24個村民小組,直屬4個黨總支,5個黨支...
-
袁家橋社區(qū)
袁家橋社區(qū):位于瀏翔公路滬華中路交口。...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