琿春市隸屬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縣級市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的圖們江下游地區(qū),地處中、朝、俄三國交界地帶,是東北亞地區(qū)的幾何中心,F(xiàn)有琿春長嶺子公路口岸和琿春中俄國際鐵路口岸與俄相通;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與朝鮮通客過貨。
琿春市是一個新興的邊境開放城市。1992年3月9日,國務院批準琿春市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邊境城市,同時批準設立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(qū)。
琿春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區(qū)位優(yōu)勢,基礎設施日益完善,有便利的投資環(huán)境,有良好的開發(fā)前景。
地理位置
琿春市地處中國東北邊陲,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圖們江下游地區(qū)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內,地處中、朝、俄三國交界的地帶,是東北亞地區(qū)的幾何中心。
琿春東南與俄羅斯海濱邊疆區(qū)接壤,邊境線長246公里,現(xiàn)有琿春口岸和琿春鐵路口岸與俄相通;琿春西南隔圖們江與朝鮮咸境北道相鄰,邊境線長130.5公里,現(xiàn)有圈河口岸和沙駝子口岸與朝鮮通客過貨,去中圈河口岸對面就是朝鮮羅津-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(qū)。從琿春南部的防川沿圖們江而下,約15公里便可進入日本海 。圖們江發(fā)源于長白山東麓,長516公里,她連接中、朝、俄于一體,是中國從陸路進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,依借這一通道,歷史上琿春曾一度成為中原地區(qū)與日本,俄羅斯等東北亞國家友好交流的橋梁,邊境貿易十分活躍。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,不僅使琿春具有外向型經濟的優(yōu)越條件,也使其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。
氣候特點
琿春市氣候溫和濕潤,冬暖夏涼,年平均氣溫5.65℃,平均降水量617.9毫米,無霜期140—160天,為中溫帶季風性海洋氣候。
人口民族
琿春市幅員面積5,145平方公里,其中市區(qū)面積125.85平方公里,現(xiàn)有人口25萬人,朝鮮族占42.8%,漢族占47.6%,滿族占9.3%,其它民族占0.3%。
自然資源
琿春市自然資源非常豐富。境內有琿春、春化、敬信等幾個沉煤盆地,煤炭探明儲量7.78億噸,遠景儲量12億噸以上,是吉林省最大的煤田。全市森林覆蓋率為76.5%,活立木總蓄積量為5,128萬立方米。全市境內共有大小河流52條,水資源總量20.58億立方米,人均占有水量12,770立方米。全市土特產資源1,000多種,盛產人參、鹿茸、蜂蜜、哈什螞等名貴滋補藥材和松茸、木耳等土特產品。
主要資源介紹
礦產
紅柱石礦物資源 :紅柱石地質儲量 50 萬 t ,其紅柱石含量 15-19.2 %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春化鎮(zhèn)東興鎮(zhèn)村一帶。
玄武巖柱石礦物資源: 玄武巖儲量 198Km 2 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密江鄉(xiāng)中崗一帶。
花崗巖資源: 目前已勘查花崗巖產地 6 處,地質儲量 3.7 億 t ,主要分布在密江鄉(xiāng)中崗,清水,仁河洞一帶。
白鎢礦資源: 白鎢礦 WO3 地質儲量 905.67t, 主要分布在琿春市春化鎮(zhèn)五道溝一帶。
硅石礦資源: 硅石礦地質儲量 490465t 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英安鎮(zhèn)里化村、春化鎮(zhèn)楊金溝、五道溝一帶。
灰?guī)r礦: 灰?guī)r礦,礦石質量 CaO53.42 %,地質儲量 447 萬 t 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密江鄉(xiāng)中崗一帶。
泥炭資源: 泥炭地質儲量 242.5 萬 t 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春化鎮(zhèn)和敬信鎮(zhèn)一帶。
珍珠巖資源: ( 化學成分是 SiO 2 68.05-71.25% , H 2 O1.68-3.97% ,平均膨脹倍為 18.2 倍 ) 珍珠巖地質儲量 13.7 萬 t 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哈達門鄉(xiāng)和馬滴達村西北嶺一帶。
硅藻土礦: 硅藻土礦礦石質量三級品,地質儲量 571 萬 t 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春化鎮(zhèn)草帽頂子一帶。
粘土頁巖礦資源: 粘土頁巖礦,地質儲量 299.7 萬 t , 琿春市石興村一帶。
高嶺土礦資源: 高嶺土礦,地質儲量 250 萬 t ,主要分布在琿春市英安里化一帶。
礦泉水資源: 天然飲用礦泉水有延邊林管局琿春市果樹礦泉水,琿春市金三角礦泉水,琿春市草帽頂子礦泉水,其中果樹礦泉水達標元素含量 ( ㎎∧ ) 鍶 0.212-0.213 、偏硅酸 26.00-29.90 、水量 200m 3 /d ,出露方式是打井,已開采。
林業(yè)
森林面積 48 萬多公頃,森林覆蓋率 75.4% 每年采伐為 10 萬 m 3 ,其中市林業(yè)局為 2 萬 m 3 ,大林業(yè)局為 8 萬 m 3 。
草源分為草地和林下草地,其面積 7.2 萬公頃,牧業(yè)用地 3.6 萬公頃,其中人工草地為 868.03 公頃。
牧場除三家子鄉(xiāng)外均有分布,價格為:每年每公頃 20-80 元,現(xiàn)可提供牧場的最大面積為: 1200 公頃。今年種植了 200 公頃貓尾草 。
農業(yè)
全市土壤 PH 值 : 中性偏酸,大部分屬于干地。全市耕地面積 20738 公頃,水田耕地面積 7520 公頃,旱田耕地面積 13218 公頃。
行政區(qū)劃
市人民政府駐河南街1號。全市轄4個街道、4個鎮(zhèn)、3個鄉(xiāng)、2個民族鄉(xiāng):靖和街道、新安街道、河南街道、近海街道、春化鎮(zhèn)、敬信鎮(zhèn)、板石鎮(zhèn)、英安鎮(zhèn)、馬川子鄉(xiāng)、楊泡滿族鄉(xiāng)、三家子滿族鄉(xiāng)、密江鄉(xiāng)、哈達門鄉(xiāng)。
靖和街道
轄:文化社區(qū)、大唐社區(qū)、林園社區(qū)、沿河社區(qū)、永新社區(qū)、龍泉社區(qū)、友好社區(qū)、龍盛社區(qū)、希望社區(qū)、康平社區(qū)、民安社區(qū)、新興社區(qū)。
新安街道
轄:春糧社區(qū)、團結社區(qū)、龍源社區(qū)、樂園社區(qū)、迎春社區(qū)、長城社區(qū)、長安社區(qū)、迎新社區(qū)。
河南街道
面積12平方千米,17012戶、44108人。轄:永盛社區(qū)、陽光社區(qū)、居安社區(qū)、沿南社區(qū)、昌盛社區(qū)、礦泉社區(qū)。有176個行政小組。
河南街道是1988年撤縣設市時成立的,至1997年共成立了20個居民委員會。1998年撤并為8個社區(qū)。2002年9月,撤并為6個社區(qū)。
近海街道
位于市區(qū)南部,面積7.4平方千米?倯魯(shù)為1380戶,總人口為4915人。轄5個行政村,3個居委會:太陽村、支邊村、春景村、圖魯村、長城村等。35個村民小組。
于1996年3月5日經吉林省民政廳批準設立的,其主要職能是負責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(qū)內的農業(yè)和農村及社會事務工作。
春化鎮(zhèn)
轄:西土門子村、中土門子村、太平溝村、東興鎮(zhèn)村、草坪村、蘭家趟子村、樺樹嘴子村、分水嶺村、上草帽頂子村、下草帽頂子村、大六道溝村、葫蘆頭溝村、小六道溝村、河東村、鎮(zhèn)安嶺村、梨樹溝村、五道溝村、洋金溝村、四道溝村、官道溝村。
敬信鎮(zhèn)
轄:防川村、圈河村、九沙坪村、六道泡村、金塘村、四道泡村、二道泡村、魯田村、回龍峰村、白石村、玻璃洞村、西架山村、朝陽村、大肚川村。
板石鎮(zhèn)
轄:孟嶺村、柳亭村、湖龍村、板石村、新農村、南秦孟村、東興村。
英安鎮(zhèn)
面積625.63平方千米,人口38353人)。轄24個行政村、4個居委會?(下列為3個社區(qū)、25個村):英義社區(qū)、育才社區(qū)、光興社區(qū)、甩彎子村、關門嘴子村、里化村、大荒溝村、向陽村、英安村、八二村、富民村、富新村、英新村、八棵樹村、新地方村、靖邊村、高產村、東關村、營子村、大榆樹村、西郊村、新明村、城北村、城西村、中華村、自興村、雙新村、荒山村。
1999年12月13日,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:撤銷春城鄉(xiāng)、英安鄉(xiāng),設立英安鎮(zhèn),將原春城鄉(xiāng)和英安鄉(xiāng)管轄的行政區(qū)域劃歸英安鎮(zhèn)管轄。2000年9月成立。2001年9月21日,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,撤銷光明街道辦事處,將其劃歸英安鎮(zhèn)管轄。
馬川子鄉(xiāng)
轄:南山村、依力哈達村、紅星村、馬新村、五二村、河南村、炮臺村、電線村、五一村。
楊泡滿族鄉(xiāng)
轄:煙筒砬子村、紅旗河村、泡子沿村、松林村、楊木林子村、廟嶺村、東阿砬村。
三家子滿族鄉(xiāng)
轄:西崴子村、沙坨子村、東崗子村、古城村、永豐村、八連城村、三家子村、立新村。
密江鄉(xiāng)
位于琿春市西部,距琿春城區(qū)26千米,面積404平方千米,人口2653人,朝鮮族人口占86%多。鄉(xiāng)政府駐密江村。轄6個行政村:密江村、解放村、中崗子村、下洼子村、東新村、三安村。
哈達門鄉(xiāng)
轄:金礦社區(qū)、中心村、新興村、平安村、勝利村、太平村、明新村、河山村、河北村、新華村、涌泉村、柳樹河子村、青山村、仲坪村、馬滴達村、塔子溝村、三道溝村、雪帶山村、松樹村、和平村、一松亭村。
歷史沿革
建置沿革
琿春琿春系滿語譯音,有“漢汊”、“河漢”之意,后引申為“邊地”、“邊陲”之意。
1914年撤琿春廳建縣。
1945年10月,籌建琿春縣民主政府,劃歸吉合區(qū)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(qū)管轄。
1945年11月,成立琿春縣民主政府。11月21日,全縣劃為1個市、8個區(qū)。隸屬于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。
1946年1月,琿春縣隸屬于吉遼省吉東分省。1947年2月,琿春縣隸屬于延邊專區(qū)(9月延邊專區(qū)改名為吉東專區(qū),1948年3月吉東專區(qū)改稱延邊專區(qū))。
1949年5月30日,琿春縣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政府。1952年9月3日,延邊朝鮮族自治區(qū)成立,琿春縣隸屬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區(qū)。1955年12 月,根據(jù)憲法規(guī)定。延邊朝鮮族自治區(qū)改為自治州,琿春縣隸屬于自治州至今。同年,琿春縣人民政府更名為琿春縣人民委員會。
1968年,撤銷琿春縣人民委員會,成立琿春縣革命委員會。1980年,撤銷琿春縣革命委員會,成立琿春縣人民政府。
1988年6月14日,吉林省人民政府[吉政函(1988)110號]文件通知:民政部1988年5月25日[民(88)行批4號]文件批復,經國務院批準,同意撤銷琿春縣,設立琿春市(縣級市)。以原琿春縣行政區(qū)域為琿春市的行政區(qū)域。新設立的琿春市,仍由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。
1991年開放城市。
1992年國境開放城市。
區(qū)劃沿革
1945年11月11月21日,全縣劃為1個市、8個區(qū)。1947年12月26日,汪清春芳區(qū)劃歸琿春縣。全縣轄10個區(qū)。1948年,琿春縣城區(qū)更名為城關區(qū)。
1950年12月6日,將10個區(qū)改用序數(shù)排列命名。
1956年4月14日,全縣轄1個鎮(zhèn):琿春鎮(zhèn),1個區(qū):春化區(qū)、21個鄉(xiāng):楊泡、馬川子、炮臺、二道泡、九沙坪、板石、春景、沙坨子、三家子、英安、密江、涼水、英豪、白興、哈達門、三道溝、馬滴達、五道溝、西土門子、中土門子、草坪86個村。
1958年1月,調整為1個鎮(zhèn)、14個鄉(xiāng)。9月,全縣改劃為10個人民公社,87個大隊。
1960年8月27日,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批準,將琿春縣的三岔河、小山、樺樹枝子劃歸黑龍江省東寧縣管轄。
1961年,又平劃英安、楊泡、鎮(zhèn)郊3個公社,共為13個公社。
1964年11月26日,改琿春鎮(zhèn)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為琿春鎮(zhèn)人民委員會。全縣劃為1個鎮(zhèn)、12個公社。
1980年初,琿春縣轄12個公社、1個鎮(zhèn):128個生產大隊,641個生產小隊。
1983年,調整為1個鎮(zhèn)、12個鄉(xiāng)。1984年,調整為4個鎮(zhèn)、8個鄉(xiāng)。
1988年8月26日,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,撤銷琿春市的琿春鎮(zhèn),設立春城鄉(xiāng)及靖和、新安、河南、光明四個街道辦事處。撤銷英安鎮(zhèn),設立英安鄉(xiāng)。
1992年11月21日,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,撤銷琿春市敬信、板石鄉(xiāng),設立敬信、板石鎮(zhèn)。
1995年12月,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、3個鎮(zhèn)、8個鄉(xiāng);83個居民委員會、126個村民委員會。
1999年12月13日,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:撤銷琿春市春城鄉(xiāng)、英安鄉(xiāng),設立英安鎮(zhèn),將原春城鄉(xiāng)和英安鄉(xiāng)管轄的行政區(qū)域劃歸英安鎮(zhèn)管轄;撤銷馬滴達鄉(xiāng),將原馬滴達鄉(xiāng)管轄的塔子溝、馬滴達等6個村劃歸哈達門鄉(xiāng)管轄,四道溝等6個村劃歸春化鎮(zhèn)管轄;將原板石鎮(zhèn)管轄的支邊、太陽2個村劃歸近海街道辦事處管轄。
2000年,琿春市轄5個街道、3個鎮(zhèn)、8個鄉(xiāng)。根據(jù)第五次人口普查數(shù)據(jù):全市總人口211091人,其中:靖和街道 43852人、新安街道 33168人、河南街道 25851人、光明街道 13055人、近海街道 9012人、春化鎮(zhèn) 11384人、敬信鎮(zhèn) 5673人、板石鎮(zhèn) 7767人、英安鄉(xiāng) 10082人、馬川子鄉(xiāng) 5101人、楊泡鄉(xiāng) 3955人、三家子鄉(xiāng) 8727人、密江鄉(xiāng) 2386人、哈達門鄉(xiāng) 7372人、馬滴達鄉(xiāng) 5865人、春城鄉(xiāng) 17841。
2001年9月21日,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,撤銷琿春市光明街道辦事處,將其劃歸英安鎮(zhèn)管轄。
2002年12月,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、4個鎮(zhèn)、3個鄉(xiāng)、2個民族鄉(xiāng)。
2003年,琿春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、4個鎮(zhèn)、3個鄉(xiāng)、2個民族鄉(xiāng):新安街道、靖和街道、河南街道、近海街道、春化鎮(zhèn)、敬信鎮(zhèn)、板石鎮(zhèn)、英安鎮(zhèn)、哈達門鄉(xiāng)、三家子滿族鄉(xiāng)、楊泡滿族鄉(xiāng)、密江鄉(xiāng)、馬川子鄉(xiāng),共有120個行政村。全市面積5145平方千米,總戶數(shù)66604戶,總人口215430人,其中農業(yè)人口72092人,占總人口的33.5%。朝鮮族人口88029人,占總人口的40.9%。
工業(yè)概況
近年來,琿春工業(yè)得到了快速發(fā)展,初步形成了“能源水電、林產品加工、服裝紡織和信息電子”四大支柱產業(yè)。
目前,琿春已形成了較完備的工業(yè)體系,F(xiàn)有能源水電、木制品加工、紡織服裝、電子信息、醫(yī)藥保健、有色金屬、建筑材料、農副海產品和一般加工業(yè)九大工業(yè)產業(yè)。其中,能源水電、木制品加工、紡織服裝和信息電子四大行業(yè)發(fā)展迅速、推動作用顯著,支撐了全市工業(yè)的半壁江山。工業(yè)在全市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,近年來工業(yè)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基本上在50%左右,2007年琿春市工業(yè)上繳稅金收入占全市財政收入的70%左右。特別是四大支柱產業(yè)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,已成為推動琿春市工業(yè)化進程的主要動力。
完善產業(yè)布局,形成開放合作的產業(yè)優(yōu)勢,q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、兩種資源,優(yōu)化投資環(huán)境,以市場為導向,發(fā)揮比較優(yōu)勢,大力發(fā)展了高起點、高水平的高技術產業(yè)和現(xiàn)代服務業(yè),承接產業(yè)轉移,形成特色鮮明、競爭力的強的產業(yè)結構。樹立了良好的“服務”和“誠信”理念,全面提高了部門服務水平,堅持誠實守信、政企互信,創(chuàng)造了和諧、信用和共贏的社會環(huán)境,從而推動了產業(yè)集群的快速發(fā)展。
- 琿春市介紹
網(wǎng)站標簽:琿春市簡介,琿春市行政區(qū)劃,琿春市地圖
相關推薦
-
城區(qū)街道
城區(qū)街道位于遼寧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。下轄: 210921001001121富民社區(qū) 210921001002121富興社區(qū) 210921001003121國強社區(qū) 210921001004121國盛社...
-
呼瑪縣
呼瑪縣位于大興安嶺北麓,黑龍江南岸。東徑125°03′20″至127°01′30″,北緯50°49′20″至52°53′58″。東部和北部為黑龍江所環(huán)抱,黑龍江主航道為國境線,...
-
陸家鎮(zhèn)
陸家地處江南水鄉(xiāng),素有“外向明星”美譽。全鎮(zhèn)總面積35平方公里,下轄8個行政村,5個社區(qū)居委會,總人口7萬! 「母镩_放以來,陸家人勇于創(chuàng)新,善抓機遇,成...
-
五龍社區(qū)
五龍居委會建立于2001年6月,坐落于茸平路288弄48號茸平苑小區(qū)內,聯(lián)系電話57780312。居民區(qū)轄區(qū)范圍南至五昆路,北鄰黃渡浜,東臨洞涇港,西至通波塘。轄區(qū)范圍...
-
海倫社區(qū)
海倫社區(qū):位于海倫路兩側。...
-
老三余莊村
老三余莊村:位于大白樓村北側。...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