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洼街道辦事處
(一)歷史沿革
1955年11月,陽泉市設菜洼街道辦事處,屬一區(qū),境域包括二礦、修理廠、發(fā)電廠、總倉庫及南山和小南溝兩個自然村。1956年3月,一區(qū)改稱站上區(qū)。1957年8月,站上區(qū)撤銷,蔡洼街道辦事處直屬于陽泉市。11月,菜洼街道辦事處并入石卜咀街道辦事處。1958年10月,設礦區(qū)人民公社,撤銷石卜咀街道辦事處。
1959年4月,撤銷礦區(qū)人民公社,設立平潭街街道辦事處,直屬于陽泉市。1960年3月,撤銷平潭街街道辦事處,組建以陽泉礦務局為主體的政企合一的礦區(qū)人民公社。1961年7月,礦區(qū)人民公社與陽泉礦務局實行機構分設。12月,設立石卜咀街道辦事處,屬礦區(qū)人民公社。1963年2月,設蔡洼街道工作委員會,屬石卜咀街道辦事處。1970年6月,撤銷礦區(qū)人民公社,設立紅旗等5個人民公社。1981年3月,紅旗人民公社改建為小南坑街道辦事處,為礦區(qū)革命委員會的派出機構。1982年12月,小南坑街道辦事處更名為菜洼街道辦事處。1986年12月,菜洼街道辦事處更名為蔡洼街道辦事處。截至2000年6月,轄20個居民委員會:蔡洼第一、蔡洼第二、蔡洼第三、蔡洼第四、蔡北、菜市、小南坑東、小南坑西、小南坑西樓、小南坑中區(qū)、小南坑南臺、小南坑南區(qū)、東四尺、六股道、七股道、鞏窯洼、東窯房、河灘、簡子溝、東臺。2000年7月,轄區(qū)重新劃分為小南坑、菜市、蔡東、蔡西、東四尺、東窯房6個社區(qū)。2003年12月,增設南臺社區(qū)。境內有陽煤二礦、辰光熱電、華越公司等幾十家駐地單位。截至2011年末,社區(qū)設置無變動。
(二)環(huán)境和人口
蔡洼街道辦事處位于礦區(qū)南部,地處獅腦山北麓,桃河南岸。東起簡子溝,與陽泉市城區(qū)接壤;西至小南溝,與賽魚街道辦事處及南山村為鄰;南依獅腦山;北隔桃河,與橋頭街道辦事處及平潭街街道辦事處相望。轄區(qū)面積1.01平方公里。
蔡洼街道地域系砂頁巖中山的山麓,呈南高北低、西高東低之勢,有小南溝等短促的山溝經此注入桃河。
1980年年末總人口19161人,人口密度18971.3人/平方公里;2011年年末總人口39060人,人口密度38673.3人/平方公里(公安年報數據)。
- 蔡洼街道介紹
網站標簽:蔡洼街道簡介,蔡洼街道行政區(qū)劃,蔡洼街道地圖
相關推薦
-
北軍營村
北軍營村位于順義區(qū)牛欄山鎮(zhèn)政府北15公里處,京密路東側。我村共有125戶,總人口300人,共有土地427畝,村址占地158畝,中小型企業(yè)二十余家,近兩年每年平均稅收...
-
火斗山鎮(zhèn)
灤平縣轄鄉(xiāng)。1958年屬長城公社,1961年析置火斗山公社,1984年改火斗山滿族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西南部。面積162.2平方公里,人口0.8萬。101國道過境。轄火斗山、劉營、...
-
七路街道
七路街道辦事處駐南六西路16號,轄14個社區(qū)居委會:育工、啟工、建議、星光、創(chuàng)意、育工東、衛(wèi)工、興旺、育工南、橋園、廣宜、開發(fā)、發(fā)展、虹橋。...
-
老河土鄉(xiāng)
老河土鄉(xiāng)為蒙言語地名,位于縣城東45公里處。北鄰招束溝鄉(xiāng)、大固本鎮(zhèn):東與泡子鎮(zhèn)相交,南部與十家子鎮(zhèn)、蒼土鄉(xiāng)相鄰:西接大巴鎮(zhèn),總面積148平方公里,法定面積9...
-
三道河鎮(zhèn)
興隆縣轄鄉(xiāng)。1956年置三道河鄉(xiāng),1958年屬紅星公社,1961年建三道河公社,1984年復置鄉(xiāng)。位于縣境東部,灑河兩岸。面積118平方公里,人口1.6萬。(北)京建(昌)公路...
-
常駝村
常駝村村域面積6.60平方公里,全村48戶,112人,20個勞動力,耕地面積236畝,盛產黨參、山藥蛋、核桃等。糧食產量52.2噸,水果產量1噸,大牲畜存欄30頭,豬存欄4...








